蓝博科技

蓝博资讯 News

联系我们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潮王路东方豪园俊豪阁

邮编:310012

电话:0571-81956312

传真:0571-81956329

邮 箱:yingwl@msn.com

行业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快讯

儿童社区图书馆

文章来源:管理员 点击量:1985 发布时间:2012-08-03

  “这是一个开在家门口的图书馆,这里要有满书架的原版少儿英文书,这里的书架足够低,小朋友可以自己随便拿,有舒服的木地板,可以光着脚丫到处跑,不禁止喧哗,甚至还可以讲故事,开party……”四位海归妈妈的心中,有这样一个关于“理想国”的梦,它是孩子们的乐园,在这里,孩子们爱上书,和书结缘。如今,四位妈妈为她们的“理想国”已经奋斗快五年了,并且不久前迎来了北京第四家“皮卡书屋”的开张。

属于妈妈的创业方式

这家名为“皮卡书屋”的儿童图书馆可算北京最早建立的私人图书馆,如今已经在京城拥有不错的口碑和知名度,它的创建者是四位“海归妈妈”——罗鸣、王奕、宁爱东和胡碧榕。说起这四位妈妈,每位都有傲人的学历和不凡的往昔,她们是大学时代的好友,三人毕业于清华,一位毕业于北大,后来出国留学,又一起在硅谷的著名公司和大学工作,做了多年的企业高管或科研,直到结婚生子后,她们的生活轨迹忽然发生了变化。

在美国学习生活了十多年后,四个好朋友相继在2004至2006年间选择回国发展,四个家庭在北京定居之后,这几位曾经的女强人面临着一个选择,能不能找到一份事业让她们既能照顾家庭又可以施展才华?因为,此时她们已经是9个孩子的妈妈,远离了那些曾经辉煌的光环,母亲,是她们目前最看重的一个身份。“我们想寻找一种不一样的创业方式,一边可以做一件有意义并且开心的事情,一边又可以照顾家庭和孩子,所谓事业家庭两不误,这也是很多妈妈所希望的一种创业模式。”罗鸣告诉记者。

那些日子,几个“闺密”经常聚在一起谈九个小宝贝的生活点滴,同时也在酝酿着她们的“理想国”。“在美国,几乎每个社区都有图书馆,开车5分钟内就能到。图书馆里都设有儿童区,虽然开设的区域有大有小,但电脑检索等各种设施都很完善。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坐着、蹲着,甚至趴着,可以和书很亲近。而这方面在国内几乎是空白。”罗鸣说,她们想在北京办一个类似美国社区图书馆那样的地方,因为“书可以陪着孩子成长,给他一个接触世界的机会。”这四位热爱读书,把书从中国读到美国的妈妈一致认为,读书是孩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罗鸣告诉记者,她们的第一笔创业资金来自一个基金会,开了第一家社区儿童图书馆,地点选择在海淀区的万柳社区,“因为我们选的那个楼,上面写着万柳社区生活馆,而我们觉得跟我们的理念很相同,我们就想开社区图书馆。”

最小的会员在妈妈肚子里

四位高知妈妈虽然满腹经纶,但却没有任何经商经验,创业对她们来说,就是一步一步地摸索,她们对照着美国社区图书馆的照片,找师傅设计、订做适合孩子们的小书架;家具、灯罩都采用红、蓝、黄等明亮的颜色,再配上软软的皮垫子,充满童趣;数百本英文原版书最初都是她们从家里搬来的,或者出国的时候托朋友一本本扛回来……开张那天,毫无经验的她们没有举办开业庆典仪式,也没有嘉宾和鲜花,四个人只是紧张地在店里等待着家长和孩子光顾。

第一位客人进来了,是一位美国妈妈带着六岁的女儿。这位妈妈发现这家书屋竟然和自己在美国时常去的社区图书馆极为相似。惊喜之下,她马上给孩子办了张会员卡。这也是皮卡书屋的第一位会员。

当时,私人图书馆在北京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人们搞不清这里是游乐场、书店还是亲子园,所以开张之初门可罗雀。罗鸣说:“为了宣传,我们做了很多尝试。我们在小区门口发放小广告,但其他各色各样的小广告铺天盖地,我们的广告很快就被淹没了。我们又到商店门前宣讲,但人员少,影响范围小,效果也不好。后来,我们联系社区一起活动,带着我们的书进社区,组织讲故事比赛等。家长的口口相传,孩子的互相推荐,成为我们吸纳新会员的主要方式。”

她们忙前忙后过了1个月,有50多个孩子成为会员。渐渐地,书屋也得到了部分家长的认可,4个人才稍稍松了一口气。有一次,一位父亲来到书屋。他认真翻阅了各种类型的书后,来到服务台,兴奋地说:“我要给孩子办张卡!”工作人员问他:“你的孩子多大?”他说:“我的孩子还没出生呢!我让太太来听听故事,这是个胎教的好地方。”

如今,皮卡书屋已经拥有了1000多名会员,还有了不少连续五年入会的终身免费会员,甚至还发展出自己的“粉丝”,有的孩子从很远的地方赶到这里来读书,参加活动。

每个分馆都有自己的故事

皮卡书屋用了五年的时间开了四家图书馆,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北京的私人图书馆中是绝无仅有的,罗鸣却告诉记者,开分馆并非因为赚了很多钱,实际上目前她们还在为收支平衡而奋斗,开分馆是因为正好碰上热心人和合适的机会,说来都还挺有戏剧性,不过这也说明了人们对社区图书馆的需要和认可。

当时万柳店开了不到一年,一个小会员妈妈的朋友听说了四个海归妈妈办图书馆的事,非常感动,她带着一位做房地产开发的朋友,来参观了位于万柳社区的皮卡书屋。交流之后,这位房地产商主动提出,愿意以优惠的价格在其位于劲松的楼盘中给她们一块180平方米的地方,邀请她们开皮卡书屋。就这样,劲松店开张了。

第三家店开在三元桥,也是一位开发商邀请她们到自己的楼盘来开的,因为这位开发商带自己的孩子到她们的图书馆看书,孩子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所以那位开发商认为社区居民肯定需要这样的设施,也是以很便宜的价格把房子租给了她们。

第四家分馆是望京店,这家店的前身是一位做教师的妈妈开的一家私人儿童图书馆,由于经济原因做不下去了,可是又不忍心就这样关掉,于是找到她们,希望皮卡书屋能够接收,她无偿转让,于是今年10月,望京店又开张了。

罗鸣坦言,其实她们并没有完全做好开分店的准备,但是有人邀请说明孩子和家长对她们的支持,她们很希望看到社区图书馆能够遍地开花,因为按照目前北京的交通状况,一家图书馆的辐射范围只有两三公里,而目前北京仅有20多家私人开办的社区图书馆,绝对是供不应求的。

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虽然赢得了口碑,但是赢得利润对于四位海归妈妈来说,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罗鸣告诉记者,书屋目前一年会员费是800元,1000多名会员的收入大约80多万元,而四家店的房租就是60多万元,再加上员工工资、水电和买书的钱,还不能完全收支平衡,但是她认为,只要她们坚持下去,前景还是很乐观的,因为她们的第一家店万柳店已经养起了人气,经营得越来越好,其他的店也会相继步入正轨。

令四位妈妈非常感动的是,有很多志愿者到店里来服务,给她们减轻了不少负担,来做义工的有附近的邻居大妈,有小会员的妈妈,还有首师大等几所大学的学生,这样一来,她们每家店有一位馆长和三四个员工就够了。

罗鸣告诉记者,在美国社区图书馆都是政府资助的,而中国却没有相应的模式,所以她们只能自己想办法。她们目前的策略是“三条腿走路”,一是发展更多的会员,包括送书到学校发展集体会员;二是开办一些收费活动,例如目前已经开展的有中英文故事会、中英文视听、手工制作、英语角、英语游戏、英语阅读课、英语冬夏令营等;三是寻求一些基金会的支持和资助。

四位妈妈的“理想国”正在一步一步成为现实。罗鸣说:“我们经常畅想,希望皮卡书屋在北京遍地开花。”中国计划生育的特色政策下,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因此,人们也越来越强调优生优育。加上中国传统文化中强烈的家文化观念,各个家庭都对孩子教育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在大城市中,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观念尤为强烈。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催生了学前教育的巨大市场需求,而中国传统学前教育模式的落后,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如何引进或开发新的学前教育模式已迫在眉睫。

本文案例中创业者是引进了美国先进的学前教育模式,并不断地探索这种模式在中国环境下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其中的会员制经营方式和针对儿童的体验经营方式都是此模式中的特色所在。

就目前来看,这种模式已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它已可以很好地满足目前大城市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因此,“皮卡书屋”这种儿童图书馆有着极广的市场前景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