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标准书号 是什么
在每本书的封底定价的旁边,都有一串有字母和数字组成的所谓的中国标准书号。为了和国际标准书号统一,从1987年1月1日起,全国出版社执行国家标准局颁布的中国标准书号,它由“国际标准书号”(ISBN)和“图书分类一种次号”两部分组成,其中国际标准书号是中国标准书号的主体,可独立使用。
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简称ISBN)由组别号、出版者号、书名号、检验号四部分共10个数字组成。各部分用"-"或空格隔开。各部分的顺序为:ISBN-组号-出版者号-书名号-校验号。其中:
组别号:代表一个语言或地理区域,国家或集团的代码,由国际标准书号中心分配。取值范围为:0-7,80-94,950-995,9960-9989,99900-99999,共199个,按出版量愈大,组号愈短的原则分配。由国际ISBN中心分配我国大陆为7,香港为962,澳门为972,台湾为957。
出版者号:代表一个组区或国家ISBN中心分别设置,并按出版社出版量愈大,出版者号愈短的原则分配。
书名号:一个图书一个号码,由出版社自行分配。
校验号:固定用一位数字。(组别号、出版者号、书名号各段的长度是可变的,但总长度为9位。)
由于国际标准书号缺少分类标识,所以增加了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大类号(其中工业技术类按二级类号)给出分类号和该类书的流水号组成“图书分类一种次号”。如:海南出版社出版的《迈克尔*乔丹如是说》一书在封底上印有ISBN 7-80645-680-5/K.36,即是中国标准书号。书中7为我国组号,80645为海南出版社的出版者号, 680为书名号,5为校验号,K为本书《中图法》的大类分类号,36为种次号。
中国标准书号的分配规则
适用对象:
经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批准成立,并在中国ISBN 中心注册的出版者所出版的专题出版物。
适用范围:
1) 印刷的图书和小册子(以及此类出版物的不同形式)
2) 盲文出版物
3) 出版者无意定期更新或无限期延续的出版物
4) 教学或学习用影片、录像和幻灯片
5) 磁带和CD或DVD形式的有声读物
6) 电子出版物(机读磁带、磁盘、光盘或互联网出版物)
7) 印刷出版物的电子版
8) 缩微出版物
9) 教育或教学软件
10) 混合媒体出版物(含有文字材料)
11)地图及教学制图、图示类出版物
不适用范围:
1) 连续性资源(例如定期刊物、不定期出版的丛书以及正在整合中的资源)
2) 暂时性印刷材料,如广告内容等
3) 印刷乐谱
4) 无书名页和正文的美术印刷品和美术折页印张
5) 个人文件(例如电子简历和人物介绍)
6) 贺卡
7) 音乐制品
8) 用于教学或学习目的之外的软件
9) 电子公告板
10)电子邮件和其他电子函件
中国标准书号的功能与作用
中国标准书号的使用,对出版业而言,除有助于图书出版、发行、经销、统计与库存控制等管理外,更便于出版物的国际交流;对图书馆等数据单位而言,可简化采购、征集、编目、流通、馆际互借等工作。
出版社、书商、经销商及图书馆可以依据中国标准书号,迅速有效地识别某书的版本及不同装帧形式,不论原书以何种文字书写,都可利用中国标准书号以电话传真或在线订购,并藉计算机操作处理,节省人力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
中国标准书号与条码
条码作为中国标准书号的机读形式,是供计算机识别读取的符号。计算机通过扫描器扫描条码的条和空获取信息,识读出一串数字代码,这组数字代码本身并不表示任何信息,但却是进入出版物信息数据库,查找出版物的关键字,凭此代码可以很快在数据库中搜索到所对应的出版物,电脑系统就可以根据信息完成结算、盘点、订货、统计等任务。出版物有了条码就等于有了进入全球商品市场的通行证。